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学生工作要点
作者: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2日 17:06

科大学字【201712号

2017年学生工作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严格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方案和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着力强化思想引领,着力夯实基础工作,着力推动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服务内涵,大力推动全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助力“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一、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切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体师生,抓常抓细抓长,联系思想工作实际经常查找和解决问题。学生工作干部要带头学、带头做,当好表率。进一步规范好学生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加强党员信息维护管理,推动好党建进宿舍工作,把“两学一做”纳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严格党员发展标准、程序,坚持入党前培养和入党后教育并重,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传达好、宣传好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建立“党员先锋岗”,“关键少数”带动“广大多数”,切实发挥好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结合两会、党的十九大召开和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等重大事件、重要节日,通过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形式多样开展“中国梦、民族梦、青春梦”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组建思政导师宣讲团,适时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局势、民族政策等形势政策教育宣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奋斗实现社会价值、个人梦想,争做“六有”(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大学生。

3、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将其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重点围绕教室、宿舍等场所,全面推进“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创建活动,选树好典型,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道德修养,全面迎接新一轮文明校园评估。在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之际,切实结合学院实际组织好教育活动,积极打造富有特色、富有实效的精品活动,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4、全面强化新媒体宣传引领功能。成立学生综合信息中心,结合校情建设多层次、多类别的新媒体平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形成信息联动、资源共建、技术共享、协同提高的良好局面。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致力探索“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模式,及时汇集并力争研发一批顺应时代潮流、传播主流价值的文化产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新媒体应用、舆情分析和应对能力,全力打造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学子之家”微信平台,组建网络义工队,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青春正能量。

二、紧密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和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夯实基础工作

5、全力推进优良学风创建。坚持学风建设中心地位,加强班风舍风建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优良学风创建工程活动成效。注重文化引领,全面推进“科大精神”、“橡胶品格”和“五有”高水平大学内涵入脑入心。实施“传薪工程”,借助“校友+”行动计划,挖掘发挥好“科大人”群体中先进人物和集体的榜样示范作用。认真做好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各级各类评优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发挥好评奖评优激励作用。注重培育学习标兵、先进典型,力争在国家、省级评选不断突破,发挥好引领作用。关注学习困难生,完善学籍处理预警机制,开展好精准帮扶。扎实组织好学术性论坛、学科性竞赛,力争实现每个学科均有赛事可对接,努力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参与度。

6、扎实做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行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首问负责,切实把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开展寒暑假开学后学生思想反映调研分析、思想政治状况滚动问卷调查、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专题调研,从细微处着手分析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变化,保持思想统一、人心稳定。抓好舆论引导,切实提高舆情应对的时效性、有效性,积极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形成正面舆论场。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特别是“关键少数”,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需求。以两会、国家宪法日等为契机,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学校《章程》、校规校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法制观念、规矩意识,积极参与学校治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行《学生突发事件书面报告制度》,切实做到及时获知、有效介入和妥善处理。落实敏感时期和重要节点值班、带班、备勤制度,深入贯彻全省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进校园活动。加强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让学生远离各类金融陷阱和圈套。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安全演练,切实提高师生安全防范和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关心帮扶工作,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动态,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和生活风俗,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新疆内派教师作用,做好新疆籍等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7、努力强化公寓育人功能。完善公寓制度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生公寓建设,逐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合理布局学生公寓,推行床位挂牌制度,坚持内务秩序检查常态化,逐步实现学生公寓信息化管理。启动示范学生公寓(楼)评建,强化公寓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宿舍文化节,打造一批“有特色、入主流、高水平、接地气”的精品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宿舍”创建工程(学风良好、卫生整洁、和谐守纪)营造文明和谐、整洁有序生活环境。

8、创新开展国防和军训养成教育。协调组织好2017级新生军训,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加强国防教育,积极参与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防观念。科学规划征兵动员宣传,完善学生入伍、退役的全过程培养、服务工作流程。加大对军事爱好者协会的指导支持,创新推进养成教育,使学生真正乐于参与。

9、全面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按照毕业生离校档案管理要求,对学生入档材料要客观规范填写,及时整理归档;按照《青岛科技大学档案管理办法》,对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影像,及时进行整理、建档,编写《青岛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重大事项记录》,总结评选年度学生工作十件大事。

三、大力实施“精准帮扶”,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10、科学统筹好学生资助工作。全面优化“人”型资助管理体系,修订08年出台的有关文件,逐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坚持“应帮尽帮、该补则补”工作原则,继续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启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系统2.0版》,制定出台《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管理办法》,切实做好免除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相关工作。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的分配、评审、发放工作,积极争取、合理使用社会资助、企业奖助学金,确保不漏发不多发。进一步完善规范学生义工管理,构筑以义工活动、志愿服务等为载体的责任教育体系。合理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定期举办招工会,探索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按时完成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的评审、结题工作。进一步做好自立自强标兵的评选、宣传,选树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11、认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强化“校、院、班、舍”四级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教育”、“咨询”、“辅导”、“测评”、“干预”、“研究”、“顾问”七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注重线上线下两结合,稳定师生咨询队伍,不断优化阳光心理课程、工作站“阳光心音”系列活动精品项目,精心打造阳光心理”科大品牌,构建具有“科大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强化朋辈心理互助教育与培训,策划组织好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深化“心理健康工作水平提升”项目,借助“中国心理学会专业人员注册系统”优质资源,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工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做好新生心理普查、毕业生筛查,重点关注特殊节点、关键少数,确保早发现、早辅导、早干预。

12、积极推进好就业创业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和上级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部署精神,坚持“一体两翼三化”就业工作模式,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大力开拓城乡基层就业空间,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继续组织实施好中央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向重点领域输送毕业生。深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细化创新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利用“互联网+”加强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做好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广开就业渠道,继续加大省外就业市场拓展力度,针对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充分整合校友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积极输送毕业生,确保毕业生就业率稳居省属本科高校前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逐步形成以“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培育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丰富“学科创业”内涵和外延,立足实验教学平台、工程实训中心,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不断优化强化创客空间建设,切实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橡胶谷等孵化器功能更好服务“创新、创业、创客”。

四、始终围绕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学生工作改革与发展

13、全面强化自身建设。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制定处领导班子、支部党员学习计划,定期组织集体学习,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警示教育。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办公会议事决策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上级、学校实施办法,推动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强化预决算的监督执行,加强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的支出管理。

推进“三型”机关建设。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持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内容和方法,着力加强制度机制创新,以创新求突破求发展,以创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创新型”机关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多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持续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14、创新作体制机制。积极贯彻落实《山东高等学校德育综合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稳步推进学校德育综合改革。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关系,确保重心下移、资金下拨、权力下放,让学院真正成为学生管理和服务的核心主体,学生处的主要职能要转变为定标准、建制度、给支持、抓考核,努力实现学生工作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坚持问题导向,倡导基层首创,在完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注重专项特色工作考核。推行工作重心下移,强化服务督导意识,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干事创业联动机制。加快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服务功能,实现信息共享。

   15、推进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立足“三严三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十九大、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积极搭建锻炼平台,举办2017年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开展“辅导员沙龙”、“成果汇报会”、“拓展训练营”、“趣味运动会”等,评选表彰十佳辅导员,推荐外出培训、考察学习;扎实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设立专门经费进行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辅导员政治意识、廉政观念、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16、优化学生工作队伍。大力实施“活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战斗力、感召力。严格兼职辅导员选聘标准,选聘更多优秀业务骨干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兼职从事学生工作,加大培养力度、考核评价,明确好工作职责,规划好其出路。配足配优班主任(导师),坚持学科专业对口、业务老师优先原则,条件允许的学院实行低年级班主任、高年级导师制,切实发挥班主任(导师)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继续开展好生活导师、处级干部联系班级制度,构建全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17、加强班级组织建设。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为核心,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班委会工作,落实好各项班级事务,组织好主题班会,切实提高学生干部大局观念、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评选“青科好班长”,培育好、宣传好先进典型。

18、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41号)。组织全体师生尤其是学生管理工作干部认真学习宣传新《规定》,使管理者和学生了解新《规定》、用好新《规定》,真正发挥新《规定》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保障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切实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学校规范管理服务的意识和水平。修订完善我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将新《规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推进我校学生管理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