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16:35

李慧敏,女,工学硕士。现任机电工程学院2020级辅导员,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她用心做好学生思想政治领路人,坚守为党育人初心,为国育才使命;用情走进学生,聆听学生,迎难而上地解决好学生的“急难愁盼”;用力在繁琐复杂的工作岗位上常做常新,精进业务,丰富知识体系。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优秀指导教师、校级优秀辅导员等。她所在的党支部获评“五好党支部”,所在学工办、团委多次获学校十佳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标兵,2020年获“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奖杯”,所在学院连续三年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育人为本,凝心聚力促学生发展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她始终坚持铸魂育人,把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贴近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高举信仰之炬,引导学生崇德尚学。她探索“1+N”辅导员工作模式:学思”-用思政教育引航,工作三年来,所带学生开展党史专题、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播种理想信念的种子;依托学院“悦读经典,书香机电”读书月,学生月打卡超6000人次,使学生学会思考,培育意志品质与道德情操;依托学院红旗学习社、红心学习社、青年讲师团及王娟娟铸魂育人工作室建设,打造“三百”活动品牌,在微信公众号平台设置专栏,每日一更,让党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入行”。“践悟”-立实践教育根基,打造具有资助特色的社会实践教育团,获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团,三年来,指导学生100%参与社会实践,超15支团队先后入选校级重点团队,使学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注重服务实效,解决实际问题;依托学院“四个教育”志愿服务品牌,带领学生积极奉献,讲好志愿故事,其中学生迟金华义教事迹被爱青岛电视台报道,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体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体”与“育”深度融合。笃行”-展榜样力量风采,工作三年来,她用心培育培优,既注重党员、班级干部的培养,又善于挖掘普通同学中在自强、科竞、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涌现出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免清华大学-刘冰桀、山东省爱心之星-葛泉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张思源等学生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学生获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超千次,形成“立体式”“环绕式”榜样引领。

用心耕耘,爱岗敬业守初心使命

教师的职业精神鼓励着李慧敏要有理想信念、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辅导员的九大职责也提醒她要做好学生工作,关心关爱学生。她探索思政+”新模式:坚持“思政+科创”,立足学院“双创”培养体系,以“三全育人”为引领,“融合五育”为依托,“校企合作”为抓手,打造“机聚创新、智慧创造”科创品牌、“机电开讲啦”科创嘉年华活动,实现全国特等奖、国创立项新突破;她坚持“思政+资助”,打造“机助育人,智行扬帆”资助品牌,用政策线、疫情线、日常线、培优线,织密织细资助“宣传网”“关爱网”“保障网”“育人网”;她坚持“思政+宿舍”,打造网格化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先进群体管理、督促群体多数,实现学生自治的进步局面,使学生宿舍内言行举止、思想动态服务思政教育导向;“思政+X”,她关注“四困”学生,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一生一册,常交流,多记录,重家访;她坚持“思政+疫情”,坚决贯彻执行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精神与安排,始终坚守一线,坚持居校办公,做好返校情况排查,严查核酸检测报告,带需要就医的学生外出诊治,建立“两报一会一接种“制度,实现青科学工疫情信息每日早晚零报告,线上线下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引导学生勇担时代使命,共克时艰。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担时代责任

育人者必先育己。她明白: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她向教授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向书本学,她多思索、多交流、多请教、多实践,她认为能力素质提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是一个自我精进的过程,多样化的工作内容促使她不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小到学习各种办公软件的强大功能,大到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沟通、应变等多项能力。三年来。她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汲取新的营养,用新思路、新方法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她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十余次,获山东省助理积极心理培训师、山东省就业创业指导师资,累计参与培训时长超200小时。她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以第一作者发表思政类论文6篇,参与市、校级科研/教研项目5项,理论成果获学校主题征文一等奖,参与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与政策》、《劳动实践》等课程教学工作。

“愿做春蚕独辛苦,不辞昼夜吐柔丝。”辅导员的工作总是在学生迎来送走中诉说温暖故事,“迎来”的是对独立学习成长的期待,“送走”的是对未来人生发展的坚定,如何更好地引领带动学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她仍在不断探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