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学院开展"探寻生命真谛,直面内心"3.25善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丁璇思   审核人:李雯雯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16:13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3月25日下午,数理学院以“善爱我·探寻生命真谛”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悦纳生命,在繁忙学业中找寻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打破桎梏:“撕下标签”重构自我认知,活动以“心灵破茧”环节拉开序幕。现场设置的“标签墙”上,贴满了社会偏见与自我设限的刻板印象,如“女生不适合学物理”“不考研的人生没有未来”等。同学们纷纷上前撕下这些束缚性标签,并在原处贴上亲手书写的积极宣言:“我的人生我做主”“热爱可抵万难”。这一撕一贴的互动中,参与者通过具象化行动完成对心理压力的释放与重构。统计242王俊杰表示:“当撕掉标签的那一刻,仿佛卸下了隐形的枷锁,更坚定了走自己道路的信心。”

双向治愈:“心灵树洞搭建互助桥梁在“心灵树洞”环节,匿名书信架起了同龄人互助的情感桥梁。同学们将学业压力、人际困惑等烦恼投入“树洞”,主持人随机抽取信件后,现场展开开放式讨论。有人为“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提出时间管理技巧,有人用亲身经历鼓励“内向者突破社交焦虑”。活动不仅让求助者获得多元视角的解答,更让助人者在共情中实现自我成长。“原来我的经验也能帮助别人,这种价值感很温暖。”高年级同学感慨道。

感知美好:指尖艺术唤醒生活温度活动尾声,“纸艺萌宠·爱心领养”环节以手工疗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折纸创作中沉淀心绪。随着彩纸在指尖翻折成灵动的小狗,现场氛围逐渐舒缓。参与者表示:“专注于手工的半小时,让我从公式推导的紧绷状态中抽离,重新发现平凡小事里的幸福感。”这一设计呼应了“慢下来感知生活”的心理调节理念,为活动画下温暖句点。

本次“3.25善爱我”主题活动以“自我觉察—互助赋能—生命体悟”为逻辑主线,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将抽象的心理调适转化为可触达的场景体验。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雯雯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激发学生内生力量。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结合数理学科思维开发压力管理工作坊、科研心理沙龙等系列活动,助力学子以健康心态探索科学真理与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