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为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缓解新学期的焦虑与不适,外国语学院心语协会开展“金秋暖心”心理健康三部曲——心理征文、心理便利贴、心理主题班会,为学生搭建情绪缓冲带,用温暖与关怀帮助学生更快适应新学期生活,为大学生活奠定温暖底色。
心理征文:纸笔传情,共解迷茫。协会以“开学第一课不迷茫——我的大学起点”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征集稿件。活动设置“平行赛道”,大一新生围绕初入大学的困惑,写下“大学的十万个怎么办”;大二同学回顾一年来的成长与感悟,撰写“给去年自己的回信”;其他年级同学则总结大学学习生活经验,分享“学长通关秘籍”。同时,邀请30名大二、大三心理志愿者进行回信。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用平实语言给出可操作建议,为新生指点迷津,在传递经验的同时,也让新生感受到来自学长学姐的关怀与支持。

心理便利贴:情绪外显,即时关怀。外院楼大厅变身“彩虹情绪长廊”,设置红色“小确幸”、蓝色“小情绪”、绿色“小目标”三大板块。新生们匿名写下“想家”“口语焦虑”“想拿奖学金”等心声。高年级“心音使者”现场“秒回”彩色贴纸,对于较为复杂的情绪,会将其编号放入“树洞邮箱”以便后续回复。活动期间,共收集便利贴上百张,高频词云显示“想家”“口语焦虑”“时间管理”位居前三,这些数据为学院后续精准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心理主题班会:互动交流,共话成长。“心音使者”携带标准化工具包走进新生班级,开展“圆桌派”主题班会。通过“价值拍卖”“情绪坐标纸”“支持系统蜘蛛图”三轮互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迷茫”拆解为“可管理的问题”。班会尾声,每位同学写下“本周最小可行行动”并投入“成长盲盒”,10月底由心理委员返还进行复盘。据统计,会后一周内,有83%的同学表示“对大学生活更有方向感”。

未来,外国语学院心语协会将持续聚焦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推出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心理健康服务,陪伴学生在成长道路上从容前行,让温暖与阳光始终照亮心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