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身立行,本分求索——2025届优秀毕业生徐正本
作者: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6日 10:32

徐正本,男,汉族,中共党员,2003年2月生,山东济南人,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

坚定理想信念 牢记初心使命

他思想要求进步,坚定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积极传播者,于202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年级首批党员,积极组织参加赴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威海天福山革命遗址等17地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活动56次。同时,作为学院唯一一名学生参加山东省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培训班等学习培训14次。

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25门核心课程90分以上,通过英语四六级,现已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夯实专业基础 矢志科创报国

自入学以来,他在辅导员于超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下,加入实验室,怀揣着对科研的向往与探索,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课题3项,围绕基于等离子热激励的碳纳米管分散技术应用及关键装备研发的交叉学科方向,在科研导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帮助下,投稿SCI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以第一作者申请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他连续三年主持获批国家级大创立项,项目均优秀结题,项目曾受邀在山东高校共青团2023年终比武打擂活动中进行展示。经过三年多的不断努力,他荣获“挑战杯”全国银奖、创新大赛全国铜奖等国家、省级奖励54项。其中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荣获铜奖,实现学校在2023年高教主赛道的最好成绩。

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第五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等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均创学校在4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他带领团队斩获银奖,创造了学校本科生在该赛事的最好成绩。项目成果得到了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等多位领导的关怀和肯定,科技创新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山东电视台等16家主流媒体报道。

“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他担任学校科技创新协会副会长,并先后筹备创建了iCAN创新社、青苗科技创新社团。作为全校唯一科创团队,在学校纪念五四运动青春思政课上巡回宣讲科创故事,实现四校区宣讲全覆盖,同时受邀面向机电、信息、数理、艺术等学院学生讲授科技创新朋辈微课,影响青年3000人次。

青春奉献担当 投身社会实践

他连续三年走在志愿实践的道路上,14次担任志愿服务领队和社会实践团团长,获评12次优秀志愿者,带领同学参与疫情防控、乡村支教、青岛马拉松等志愿服务活动370余次1500余小时,带动4000余名青年学生加入志愿服务中。

他的脚步遍布北京、西安、青岛、烟台和威海5市11区县,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双脚丈量田间地头,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帮扶农户285家,收到感谢信12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聚焦行业痛点,把学问融入现实,赴威海光威复材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产业园等13家公司调研碳纤维产业现状,带领团队入选2024 年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团队。

无论是假期社会实践,还是日常志愿服务,在行走的思政课上,他的脚步从未停歇,探访山东、宁夏、新疆等5省13地市,团队入选“三下乡”全国重点队、山东省重点队,所带团队成员次年均作为队长参加社会实践,实践经历故事被共青团中央、新华网、大众日报等30余家媒体报道。

瞭远山而坚毅行,积微力以成大观。他说:“拼搏才是青春最美的样子。在未来,我会始终坚持所爱,勤奋务实,守正创新,在与时代、与国家、与青科大的一同奔跑中书写灿烂无悔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