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学院深入开展开学第一课,“启航新征程,做好‘智行者’”
作者:刘志飞   审核人:刘名森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0日 11:00

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立足新时代育人使命,紧扣时代育人要求,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以“开学第一课”为支点,以“AI自动化,做智行者”学生工作品牌为引领,将专业精神传承与思政教育实践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助力新生开启美好大学生活。

品牌引领:专业领航与思政铸魂。学院以“智行者研习营”为载体,将专业领航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构建贯通学术引导与价值塑造的一体化新生教育平台。以“知行合一”为主线,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党员大会、年级大会、舍长大会等上下联动上好开学第一堂思政课,党政领导班子讲情怀、班导队伍讲规范、朋辈学长讲成长,在“技术向善”微辩论中审思创新伦理,实现专业认知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思想筑基:聚焦爱国爱党教育。倡导将个人学术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需求,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积极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学院领导、辅导员针对2025级新生656人开展民族宗教专题教育,通过案例教学增强辨别力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影响,进一步铸牢全体新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勤学笃实、知礼守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风固本:打造立体化培育机制。持续开展“智行者研习营”,面向研究生详细解读研究生培养全流程,包括导师选择、个性化培养计划制定与学位授予要求,引导学生实现从“任务型”向“研究型”学习转变,强化学术规范意识,鼓励主动利用学院资源、参与学术交流。面向本科生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学风建设全链条,建立“课前一课中一课后”三维管理体系,强化专业导师影响,将学习学业通过专业与思政的双向赋能,既夯实学生的学术基础,其成长注入持续的精神动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家校共育:凝聚育人合力。为帮助新生家长全面了解学院概况、专业特色及学生培养体系,搭建家校协同育人桥梁,学院院领导、导师代表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出发与学生家长展开探讨,强调学院将以“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培养理念,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多元途径,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详细解读大学教育模式和要求,让家长了解大学与中学差异,更好引导孩子适应大学生活。邀请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老师为家长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给予支持帮助。家校共育活动建立了良好沟通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宿舍育人:构建成长第二课堂。为了进一步营造“安全、卫生、和谐、文明”的宿舍文化氛围,打造环境整洁、安全有序、格调高雅的“AI家驿站”宿舍生活空间,自动化学院在崂山校区北苑团学报告厅召开了宿舍舍长大会暨“AI家雅舍”创建启动仪式,引导同学们把制度规章、思想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宿舍建设、学风建设和文明行为教育中做明德笃学、弘毅拓新,律己爱人、践行求实的“智行者”。将宿舍管理与育人成效深度绑定,实施“刚性约束+柔性激励”,按照学校“四勤”“五不”“六要”的学生公寓文明行为规范,逐条解读《青岛科技大学学生宿舍环境卫生检查标准》《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宿舍舍长管理制度(试行)》《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宿舍轮流值日制度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宿舍公约》等文件,建立“日常督查+突击检查+长效治理”机制,既明确“23点熄灯禁游戏”“叠被、开窗、断电,扔垃圾、零烟头(抽烟)、无宠物”等刚性要求,又通过“自律公约”“流动红旗”激发自主管理意识。辅导员深入宿舍,提供生活指导,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开展宿舍安全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发放资料等方式,普及宿舍安全知识,提高新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鼓励各宿舍开展特色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宿舍成员凝聚力和归属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以开学第一课为起点,通过制度刚性、文化柔性、品牌韧性同频共振,将校园、课堂、宿舍转化为思政教育的鲜活场景。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智行者”品牌内涵,以“靶向施策”破解育人难题,以“颗粒度管理”夯实发展根基,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