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0月14日下午,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顾玉超教授在二教215教室为2025级全体研究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顾玉超以“立鸿鹄志”“求真学问”“做栋梁材”为核心脉络,为同学们擘画成长路径。在“立鸿鹄志”部分,他强调大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立向”——确立清晰而坚定的理想坐标。他勉励全体研究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学术追求与民族复兴伟业紧密结合,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定位,让个人成长的“小目标”始终与民族复兴的“大蓝图”同频共振,方能在漫长学术路上获得持久动力与深远意义,真正做到志存高远、行有方向。围绕“求真学问”,他着重阐释了研究生阶段学习范式的根本性转变,从本科阶段的被动接受到研究生阶段的主动探索。他叮嘱同学们既要“积极学习”,更要“主动破壁”——主动与导师沟通学术思路,虚心向高年级师兄师姐借鉴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平台、学术讲座等资源拓宽视野;在课题研究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发现问题中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协作中提升实践本领。同时,他特别强调“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在和谐的人际氛围中互助共进,兼顾学业发展与心理健康,培养强大的抗压能力与成长韧性。最后,他以“做好果树”为生动比喻,深刻阐释了研究生培养的终极目标,不仅要像果树一样汲取养分、结出学术硕果,更要成长为能为社会遮荫、为国家贡献的“栋梁之材”。他期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学术深造中锤炼意志、砥砺品行,以脚踏实地的研究成果回应时代需求,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国家、回馈社会的实际力量,在实践中践行青年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此次思政课以贴近学术生活的视角、深入浅出的阐释,为新生指明了“做什么学问、成什么人才”的方向,不仅强化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更激发了其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他们开启高质量研究生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